当前位置:尊龙凯时 > 教育动态 > 科研成果 >

如何培养高中生化学创新思维能力-尊龙凯时

来源:大洼高中 日期:2020-09-28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和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创新能力则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信息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中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储备力量,是决定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中化学教学;培养策略
 


引言

      在知识经济大爆发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加剧,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调整教育体质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全球化的需要。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他们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新时代下的学生是创新型人才的后备力量,因此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1 高中生化学创新能力的现状

高中生化学创新能力的现状的调查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通过维度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态度是积极的,认为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对于化学的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
      就化学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省重点高中的情况要好过市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以及学校教学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现状。
      就年级而言,高年级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高于低年级学生,这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获取了学习的基本知识,在熟练掌握之后能用融会贯通的知识更加丰富。
      对化学感兴趣程度越高的学生,化学创新能力越强。这说明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创新水平的提升。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等因素之间相互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说明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所以,创新思维培养应用在高中教学中不仅可以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同时还能够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 高中生化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2.1 创新意识的培养

2.1.1 学校方面
      良好学习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常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活动方式单一,内容一成不变,知识面又狭窄,严重制约学生对知识的全方位认识,很难起到刺激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欲的作用。新课标提出,化学教学需基于学生现实情况,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有关学习机制的最新探究表明,学习主动性的根本即认知主体主动建构,唯有学生知晓主体意识对学习成败有直接影响与决定作用时,主动建构方有机会实现。

2.1.2 学生方面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思想集中在课堂中教师教的内容,固定的思维模式为学生的思维设置了屏障。很多同学只注意课本或题目中出现的问题,而对其他问题漠不关心。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课下鼓励学生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创新思维培养非常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好奇心是驱使学生思考的动力源泉,只有当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的兴趣,才能有可能进一步的关注和分析问题。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为了应试教育而不负责任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及时鼓励与认可学生所提问题,建立学生自信心。

2.1.3 教师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式为主,其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等等,都是比较死板和枯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习多少,而不会自己主动的学习和涉取知识,只是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因此会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沿袭已久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将创新思维教育灵活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社会环境将先进的技术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创新思维的培养

2.2.1 聚合思维的培养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例如,学生可以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的解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演绎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练习然后整体分析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一类事物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形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收集相关知识的过程正是培养聚合思维形成的有效方法。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学生在分别学习了钠、镁、铝等金属以后就会对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然后总结出金属的通性,在遇到其他金属的问题时,会通过总结的规律,对新的金属的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

2.2.2 发散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重点为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但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带有创造性的成分。我们要解决某一问题时,首先发散自己的思维,设想种种可行性方案,再采取集中思维方式系统分析这些方案,最终确定出一种最佳的方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为完成项目设计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从而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在创造性思维中,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们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发散思维更加重要,它是思维创造性的主要体现。

2.2.3 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比如,当看见一个人的时候,人们会不加思索的说出他的高矮、胖瘦。在听见一个声音时,你会快速的判断发出声音的是小猫还是小狗。直觉思维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受内在因素所影响的,而学生直觉的出现也是依靠学生本身的经验产生的因素。多有直觉作为人的第六感,虽然看起来是一种无厘头的预感,但实际上,它像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多有直觉的出现,例如: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多有直觉的出现做准备;培养学生面对事物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当直觉出现时,抓住创新创造的机遇;告诉学生要真实、客观的面对自己的直觉,并在直觉出现时能够冷静的思考和分析。

3 结束语
      笔者将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将创新思维理念应用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当中,并不断的完善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谷跃.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48~49.
[2]李晋凯.以化学为主题的课例设计与实施——以《铝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实验探究》为例[j].教育与教学,2018(02):59~60.

网站地图